3月22日,和元生物、均普智能将登陆科创板,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401家,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超5600亿元,总市值近5万亿元。科创板已成为专业投资者交易为主的市场。据统计,截至2021年12月份,科创板的专业投资者交易占比接近90%,较2019年12月份(专业投资者交易占比70%)实现大幅提升。
“整体来看,科创板公司具备高成长、研发投入占比高、科创成色足的特点,并且随着更多公司上市,科创板公司的丰富度将进一步提升。”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设立两年多,科创板以多元化的上市条件、完善的再融资与并购重组服务体系、灵活的股权激励政策环境等,支持“硬科技”企业实现快速上市发展,注册制“试验田”效果卓着。
科技企业“借力”成长
去年九成公司实现盈利
从年报和业绩快报来看,去年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、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。据统计,40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184.34亿元,同比增长36%;归母净利润合计936.82亿元,同比增长71%。其中,九成公司实现盈利,近七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,55家公司净利润翻番,最大增幅为热景生物,增长超过18倍。
,,telegram中文群组(www.telegram8.vip)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,飞机群组内容包括telegram群组索引、Telegram群组导航、新加坡telegram群组、telegram中文群组、telegram群组(其他)、Telegram 美国 群组、telegram群组爬虫、电报群 科学上网、小飞机 怎么 加 群、tg群等内容,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/电报频道/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。
“无论是从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来看,科创板公司均取得了高速增长,体现出了非常好的成长性。”孙金钜表示。
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,截至3月21日,科创板公司中有29家企业“带U”,其中6家2021年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转正,有望“摘U”。
“这意味着科创板正助力科技企业加速发展,进入具备自身造血能力的良性发展循环之中。未盈利企业自身尚不具备造血能力,更多只能依靠外部融资发展。”孙金钜表示。
“未来,科创板公司‘摘U’将成为常态。”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公司经营业绩涉及对产业大势的判断以及内部管理、技术运用、激励惩罚等一系列措施,在传统金融体系中,未盈利企业很难获得融资,科创板为这些企业融资提供助力。另外,科创板公司上市后,将接受市场监督和检验,有助于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,将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,公司实现更加健康发展。
此外,科创板公司2022年开局良好,多家公司前两个月增收增利,业绩表现超预期。例如中芯国际,今年前两个月实现营业收入12.23亿美元左右,同比增长59.1%;实现净利润3.09亿美元左右,同比增长94.9%。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高速增长,且盈利增幅明显高于营收增幅。
据统计,截至3月21日,14家科创板公司陆续披露前两个月的经营数据,提前锁定一季度业绩喜报。此外,9家公司披露一季报业绩预告,8家预喜。